上海工作室新茶

全部 约会技巧 两性故事 婚外恋新闻 新闻资讯

结婚5年婆婆从不叫我名字,直到那天我当着亲戚面喊她本名

发布时间:2025/07/23   阅读次数:117

结婚5年婆婆从不叫我名字,直到那天我当着亲戚面喊她本名

我和婆婆的关系,就像我家那台时灵时不灵的空调——表面上相安无事,但总感觉哪里漏风。结婚五年了,她老人家对我的称呼从"哎"到"那个谁",从"小张家的"到"孩子他妈",就是没从她嘴里听过我的本名。

上海工作室新茶第一次发现这个现象是在婚后第三个月。那天我正蹲在厨房研究婆婆祖传的腌菜配方(别问,问就是当代媳妇的必修课),突然听见客厅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:"哎!酱油没了!"我拎着酱油瓶冲出去,发现婆婆正对着空气喊话,而方圆三米内活物只有我和她养的那只胖橘猫。

"妈,您叫我?"我晃了晃酱油瓶。老太太眼皮都没抬:"不然叫阿花啊?"那只叫阿花的橘猫配合地打了个哈欠。好家伙,我在这个家的地位瞬间有了量化标准——介于调味品和宠物之间。

上海工作室新茶后来这个现象逐渐发展成家庭特色。亲戚聚餐时婆婆永远用"你要不要吃点这个"代替称呼;小区遛弯遇见邻居,她就拍着我后背说"这是我家那口子的媳妇";最绝的是有次家族群视频,她对着镜头说:"让那个...那个谁来跟你们打招呼",我老公在旁边弱弱提醒:"妈,小琳有名字的..."老太太当场表演了一个战术性咳嗽。

转折点出现在上个月的家庭聚会。二十几号人挤在婆婆家客厅,七大姑八大姨正围着今年刚过门的小婶嘘寒问暖。"美娟啊最近瘦了""美娟尝尝这个排骨""美娟女婿对你真好"...我数了数,十分钟里小婶名字被喊了23次,而我得到的依然是熟悉的"你要不要盛汤"。

就在婆婆第N次用"那个杯子递我一下"使唤我时,我福至心灵地端起茶杯:"王淑芬女士,您要的龙井。"整个客厅突然安静得能听见婆婆养的那缸金鱼吐泡泡的声音。我婆婆的本名,这个连我老公都只敢在身份证上看到的禁忌词汇,就这么轻飘飘地飘在了客厅上空。

上海工作室新茶后来?后来发生了三件事:第一,小姑子被茶水呛到咳出了眼泪;第二,大伯默默给我竖了大拇指;第三,我婆婆终于正视着我的眼睛说了句:"周小琳,去厨房帮我拿个勺子。"

现在老太太偶尔还是会脱口而出"那个谁",但总会自己找补回来。昨天她一边剥毛豆一边说:"哎...小琳啊,晚上想吃红烧鱼不?"你看,五年没解决的问题,一杯龙井就搞定了。所以说啊,婆媳关系有时候就像毛豆壳,得找到那个巧劲儿一捏——当然,前提是你得先确保婆婆不姓毛。

相关资讯

APP下载

扫描二维码下载APP

手机端

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端